• 中心學校
  • 正向管教
  • 人權法治與公民教育
  • 品德教育
  • 服務學習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網開站了!

請一起重視環境教育:以下資料來源引自思摩特http://sdee.sctnet.edu.tw/mainlist.php?main=history1.htm

動機與背景:


        由於近三十年來台灣在經濟及工業上的突飛猛進,加上人口的急遽成長,使自然資源逐漸枯竭,污染物質日益增加,導致環境品質日趨惡化,層出不窮的環境自力救濟事件也日漸增多。政府有鑑於此,乃於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二日頒布「我國現階段環境政策綱領」,其開宗明義的宗旨是:「環境係國家資源,為國民生存及生活之憑藉,其品質之良窳,攸關國家與社會之發展。為提昇環境品質,增進國民福祉,特就此嚴重迫切及優先制定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綱領以為政府與國民共同推展環境保護之依據」。此宗旨明確指出現階段我國環境政策是要提昇環境品質,增進國民福祉。其目標中也明確指出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以求世代永續利用,並追求合於國民健康、安定、舒適的環境品質;維護國民生存及生活環境免於受公害之侵害。在其綱領之策略中之第二章第七條亦明示「推動環境教育宣導,提昇國民環境意識,加速培訓人才,發展環境保護科學與技術」。在第三章措施方面之第三條及第四條強調如何保護自然,社會及人文資源,並使資源做合理與有效利用,尤其在第九條中特別強調「加強環境教育及研究發展」。由上述可見環境教育已成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石,沒有健全的環境教育焉能奢談環境品質的提昇。

        環境教育係透過教育的過程將環境的概念、技能、態度、倫理及價值觀讓全民了解以達資源永續利用,維護環境品質及生態穩定的一種教育。我國環境教育雖於九0年代開始推動全國環境教育,且已顯有成效。但由於時代變遷,觀念亦日新月異,環境教育的主要三個主旨:一、了解環境的教育(about the environment),二、從環境中學習的教育(from the environment)及三、為環境而教育(for the environment)。吾人知環境有其載荷量(carrying capacity),超越此載荷量則生物將不能永續。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了全球地球高峰會議,做了二項重要的決議,即「永續發展」與「二十一世紀議程」。美國副總統高爾在永續美國(Sustainable America)中指出「永續發展係本世代人的需求與發展不能傷及下一代子孫的需求與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e needs and aspiration of current genera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those of further generations」,由此看,永續發展是建構在「世代公平正義的原則」,此精神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原則,否則人類將無法永續生存。

        為達到我國永續發展的遠景,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了「二十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草案」,並於二000年五月經行政院核定,其策略綱領包括下列原則:

世代公平原則

現今世代有責任確保未來世代仍能享有足夠的資源可用,以維持其永續發展。

環境承載原則

社會及經濟之發展應不超過環境承載力。

平衡考量原則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平衡考量。

優先預防原則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可能有重大的、不可避免的破壞,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能兼籌並顧時,應以環境考慮為優先。

社會公義原則

環境資源、社會及經濟分配應符合公平及正義原則。

廣泛參與原則

永續發展的決策應匯集社會各層面意見,經過充分的溝通,在透明化的原則之下,集合各方期望和智慧共同制定。

成本內化原則

以污染者付費、受益者付費為基礎,使用經濟工具,透過市場機能促成企業與社會自發性行動,來達成自然生態環境保育的目的。

重視科技原則

要以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為基礎,來擬定永續發展的相關對策及評估風險;科技不斷創新,為同時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重目標的原動力。

系統整合原則

制定永續發展的整體方案,應考量整體生態系統以生生不息,推動永續發展政策,也要整合政府及民間部門使各盡其責克竟全功。

國際參與原則

善盡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車任,借鏡先進國家的作法,對開發中國家外援列入重點項目並以協助環境保護及社會發展為主。同時有關環保法規應與國際規範相容。

        中華民國依永續發展的基本原則、願景,並參考世界各國及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相關文件,歸納、整合,訂定「二十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作為我國因應新世紀國際潮流的基本策略和行動指導方針。永續發展」內涵可界定為「一個滿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危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全民推動永續發展策略綱領的共同願景,是在新世紀藉由資源的善用,使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間之和諧得以妥善維護,期待國人能世代享有「永續的生態」、「適意的環境」、「安全的社會」與「開放的經濟」。為達成國家永續發展的願景,策略綱領依循了十大基本原則,其內容共分為「永續的環境」、「永續的社會」、「永續的經濟」、「發展的動力」及「推動的機制」等五篇共22章。其中在第17章教育發展中明白揭示教育發展為永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0)

永續之教育發展即在促使全民積極主動瞭解人與環境之相互關係,培養保護環境之知識、態度、技能、價值與倫理觀,進而產生對環境負責任的行為模式,以具體行動解決環境問題,達到資源永續利用,使世代子孫享有健康、安全及舒適的生活環境。

        其中在教育改革的策略上強調調整中央教育行政體系、重整中小學教育行政和教學、保障教師專業自主、促進民間興學和辦學、促進觀念的鬆綁。鼓勵以開放教育模式來進行校內及校外,室內及戶外環境教育。透過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融入環境教育的教導、落實學校自主經營、激發學校內在自生力量。建立教師在職進修及評鑑制度,提昇教師專業素養、加強教育研究和評鑑。可見,在推動永續發展的行動中,國民教育改革的相關性。

        有鑑於此,永續發展之概念至為重要,而要全民乃至下一代的國民具有此種認知,其首要工作乃是環境教育。教育為百年根本大計,要落實永續發展的概念於中小學九年一貫的環境教育中,實在必要從上述永續發展原則加以教育及強化。因此,本網站將針對九年一貫課程中關於環境教育的部分進行分析、檢討,並研擬環境教育的內涵、方法及步驟,結合教師專業社群的知識創新與集體行動,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